使用帮助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下午好!欢迎光临欢迎光临兽药120 这里提供免费发布信息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
·产品资讯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用药常识 ·养猪资讯 ·养殖资讯 ·肉鸡行情 ·生猪价格 ·鸡蛋价格 ·宣传技巧 ·水产价格 ·养虾资讯

首页 > 疾病诊治 >

霉菌及其毒素流行现状及危害
来源: 发布日期:2015/8/20 发布者:wflbdwyy 共阅579次 文章字体:

 一、霉菌及霉菌毒素

  1.霉菌及霉菌的产生: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通过种子或孢子的形式。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2.霉菌毒素及霉菌毒素的来源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对畜禽造成很大危害的便是由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

  二、霉菌及其毒素感染原因

  1.玉米霉变广泛: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因素,不断出现玉米在成熟期倒伏,导致玉米就地霉变,保存不当霉变等。实际上在山东部分地区、东北所有地区的玉米保存都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存放在屋外、野地,大部分没有遮盖措施,任凭风吹雨打,引起玉米霉变。

  2.饲料厂和养殖户没有办法杜绝使用霉变玉米。

  3.养殖户饲料保存粗放,导致饲料霉变。

  4.部分蛋鸡、种鸡场因饮水器漏水,导致料槽内经常湿料;长期采食湿料引起发病。

  5.很多养殖户饮水器清洗不及时,水中的药物、多维、葡萄糖等残渣,很容易滋生霉菌,导致了从饮水中感染霉菌,导致鸡群发病很普遍。

  6.大多数人认为,饲料内添加脱霉剂就可以彻底预防饲料霉变,或鸡吃过添加脱霉剂的霉变饲料后不会出现异常。事实上,脱霉剂只能脱去一部分霉菌,对霉菌毒素和一大部分霉菌没有清除和脱除作用。

  7.霉菌及霉菌毒素种类繁多,且不同种类的霉菌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存在差异,对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致病状况也不尽相同。导致临床发病后表现形式不一,剖检后病理变化差异很大;这给临床兽医人员的诊断和处置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大部分兽医和禽病专家都不能认知本病。

  8.种鸡预防霉菌病意识淡薄:有些种鸡场的饲料中为了成本的考虑,有的饲料中没有添加有效的脱霉产品,导致霉菌及霉菌毒素经过蛋垂直传播给雏鸡,使雏鸡在2-3日龄就出现了病理变化,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产生免疫抑制现象。

  三、霉菌及毒素引发的疾病

  霉菌引发的疾病----禽曲霉菌病

  霉菌毒素引发的疾病----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性肌腺胃炎

  四、霉菌及毒素引起的禽群表现

 (一)鸡群异常表现

  1.肉鸡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发白,色素沉积不良。后期采食慢,不涨料,料肉比急剧增高;

  2.腹泻,饲料便,使用大量肠炎、球虫药物无效,严重影响饲料报酬;

  3.肠炎、球虫反复发病,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不敢停药,药费增高;

  4.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后,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很多抗病毒药物越用效果越差,后期鸡群群死亡率大大提高;

  5.鸡群出现肝肾问题,严重出现花斑肾,剖检外观很像肾传支;

  6.鸡群出现勾料现象,不敢采食大的饲料颗粒,只采食较细的颗粒和料末。有些技术人员一看到“勾料”就认为是小肠球虫,但剖检也看不到明显的球虫症状,小肠球虫药用了几个疗程也不见好;

  7.个体大小不一,出栏体重轻;

  8.蛋鸡产蛋下降,蛋壳变白,用输卵管炎、病毒药物无效果

  9.羽毛松乱,鸡爪发白;

  10.鸡群出现吐水现象,外观很像新城疫表现;

  11.出现伸颈张口呼吸现象;

  12.肉鸭出现瘫痪,用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无效现象。

《白细胞介素》抗病毒特效,无药残

《双黄连-聚胞苷酸》利巴韦林替代品 

《头孢米诺钠》鸭浆膜炎特效药   

《纤维蛋白酶》支气管栓塞的克星

《真命源》第三代微生态益生菌,调节肠胃

《微生物脱霉剂》抑制霉菌,净化饲料环境

《抗菌肽聚糖》肠炎克星无药残  替代痢菌净

详情咨询:15866196793  王经理 QQ2691978499



文章原标题:《霉菌及其毒素流行现状及危害》

 信息来源:网络  由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编辑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分享地址: http://www.shouy120.com/jb_show.asp?id=12481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兽药/兽药原料产品大厅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H7N9只是H7N9病毒,请媒体不要再叫“禽流感”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联系QQ:2443673255。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匿名发表
热门疾病信息
  • 最新更新的产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兽药群、饲料群、兽药/饲料QQ群 - 兽药厂家 - 网站地图 - 订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2002361号
    兽药销售流群: 188947218 ;养殖技术销售交群: 511185481
    在线客服QQ E-mail:shouyao120@163.com
    版权所有 ©www.shouy120.com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 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