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上午好!欢迎光临欢迎光临兽药120 这里提供免费发布信息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
·产品资讯 ·企业新闻 ·行业资讯 ·用药常识 ·养猪资讯 ·养殖资讯 ·肉鸡行情 ·生猪价格 ·鸡蛋价格 ·宣传技巧 ·水产价格 ·养虾资讯

首页 > 疾病诊治 >

正确认识霉菌毒素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2/22 发布者:mateng 共阅314次 文章字体:

 霉菌毒素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为业界清晰。解决霉菌毒素的方法很多,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全面地去了解霉菌毒素。                

 

     首先要了解饲料霉菌毒素产生的各个阶段: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多来自于玉米、豆粕、麸皮等谷物或谷物的副产品。玉米是其中的重点,其产生霉菌毒素的阶段可分为:田间、贮存和饲料三个阶段,而且导致发霉的因素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分析。
  但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忽视的问题却是解决霉菌毒素的核心要点—“霉菌毒素由来已久,为什么近年来危害加剧了呢?
  田间发霉,我们几乎无能为力;饲料阶段是可控的;问题就出在贮存阶段。霉菌毒素比人类和多数的养殖动物更早地出现在地球上,为什么近年来霉菌毒素危害越来越大了呢?就是因为谷物的贮存阶段出了问题。以前饲料厂的经验是:关内玉米好,东北玉米差。是因为东北玉米除了生长期短导致营养含量低以外,还有东北上冻得早,玉米收获后来不及干燥就入了仓,导致发霉严重,霉菌毒素含量高(特别是F2毒素)。现在到了春季,反而是关内的玉米差了,为什么?
  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食物和农作方式改变了,以前很多农民还要自己吃一些玉米,家里养一些畜禽,所以玉米收获后,很注意干燥,其时正当秋高气爽,晒干很容易,所以玉米贮存前水分很低,抛到水泥地面会弹得老高,粉碎机粉碎时清脆作响。现在农民专业化程度很高,玉米自己吃得也少了,几乎没有家庭养殖,就不在乎质量好不好了,而且为了怕调水份减秤,几乎都是一收获就入仓贮存了,水分较高,发霉严重不可避免,个别糊涂的存到来年春天,开仓后玉米霉变得变了色和味了,不得不低价卖给贩子,然后贩子想法混进好一点的玉米中,一起卖给饲料厂。秋后玉米不晒干,饲料厂又没有干燥设备,所以水分高、霉菌毒素严重就理所当然了,这种玉米抛到水泥地面没有弹性,粉碎起来噗噗的声音低沉。
  防霉剂只能减少饲料加工后的发霉情况,对谷物中已经产生的霉菌毒素无能为力。而脱霉剂,作用有限,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到底吸附率多少,各国无定论、无标准。至今欧盟、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将脱霉剂列入添加剂名单中。并且防霉剂和脱霉剂的生产厂家有夸大其产品功效的嫌疑。
  所以无论脱霉剂,还是防霉剂,都是一些辅助方法,要根本性地解决霉菌毒素,还是要防止霉菌毒素在三个阶段的产生,关键是贮存阶段。
  难道要我们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吗?对,要改变。靠行政命令是做不到的,靠农业产业化是等不及的,怎么办?我认为,广大养殖企业和饲料厂能够做到。如何做,拒收吗,不行,春夏季节几乎都超标严重,不收,动物没得吃、饲料厂开不了工。

  我们要从源头上去改变。最好的方法是:奖干罚湿,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认识到霉菌毒素的危害性,按质量给与合理价格。秋后收玉米,12个水分的就要比20个水分的要多给1毛钱,甚至再高一些,鼓励农民晒干;对水分超标的要价格压低一些。所以要奖励晒干,惩罚捂水分怕掉秤的,这样农民感到划算,就会积极晒干。千万不能打小算盘,给晒干玉米和其他的也一个价,那实在的农民就吃亏,而且霉菌毒素超标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何止这1毛钱,损失要好几倍呀!我们不能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他方法建议如下:

  1、饲料厂上干燥设备:秋后收的玉米,先干燥后贮存,成本会提高。
  2、饲料厂上水洗和干燥设备:春夏收的玉米,内中霉菌毒素已经很高了,水洗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成本更高,而且不能洗的干净。
  3、要警惕豆粕等蛋白原料:多数饲料厂对玉米很警惕,对豆粕等大厂规范化生产的原料很放心。其实不然,玉米粒是有生命的,只要水分低并干燥保存,保质期会很长,反而好贮存。而豆粕等,是加工产品,没有生命,保质期很短,三四个月就变了颜色并发霉。所以要警惕,特别警惕因价格波动而囤积套利的豆粕。

  4、要警惕麦麸、次粉等原料:现在的麸皮次粉质量严重下降,已经不是原来农民小磨坊出来的,面粉厂往往加了过多的添加剂、滑石粉和水,贮存时间也没有限度,无生产日期标识。很容易出问题。 现在有些饲料企业改用高粱之后霉菌问题得以规避!切料比理想。

关注润源技术交流动态治疗霉菌:肝炎宁加瘟胃舒。制霉菌素片。


文章原标题:《正确认识霉菌毒素》

 信息来源:网络  由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编辑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分享地址: http://www.shouy120.com/jb_show.asp?id=9090

   返回顶部   关闭该页 兽药/兽药原料产品大厅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H7N9只是H7N9病毒,请媒体不要再叫“禽流感”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联系QQ:2443673255。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 用户名: 匿名发表
热门疾病信息
  • 最新更新的产品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见问题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兽药群、饲料群、兽药/饲料QQ群 - 兽药厂家 - 网站地图 - 订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ICP备12002361号
    兽药销售流群: 188947218 ;养殖技术销售交群: 511185481
    在线客服QQ E-mail:shouyao120@163.com
    版权所有 ©www.shouy120.com 中国兽药120信息网 兽药